亲爱的读者,这是笔者关于行政力提升工具的第二篇文章,上一篇我们说了什么是复盘,如何使用复盘,以及在复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本期我们来说一个老生常谈但很有用的工具:结构化思维。
所谓结构化思维,就是将复杂的信息按照特征重组,以便你大脑处理的能力。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举个例子。
给你5秒时间,你能记住下方的语句么?
回家 批评 小狗 今天 妈妈 一只 哭着 买了 送给 别人 小明。
是不是会有点小难度?如果换成下面这样的呢?
今天小明买了一只小狗,回家被妈妈批评,哭着送给别人。
记忆是不是就变得更容易了呢?
这两组词汇是一致的,后者是前者的整理版本,那为什么你记住后者比较容易,而直接记忆第一组会有点难度呢?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后者更加符合我们大脑的使用习惯。
根据现在的心理学和神经学研究成果,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遵循2个规律,第一个是短期记忆一次性可以记忆9~12个组块,然后进入工作记忆,太多的数据,大脑很难记下来,天赋异禀者除外~。第二是习惯处理有规律的信息,这里的有规律指的是符合日常经验或者你本身思维定式的信息,同样是一组电话号码,中国人可能对64237345更容易记住,法国人可能就更加容易记住60+4 20+3 70+3 40+5。
笔者一直坚信:没有听不懂的听众,只是你说话没有条理。
在日常工作中,你可能去和别人沟通,你说了一大堆,然后觉得自己说明白了,结果让对方重复重点的时候,对方说出来的完全就不是那回事情,那你可能就是没有按照他能理解的结构化思维去组织言语,并传达信息了。
有的时候,你下属给你汇报工作,一件事情先和你说了一大堆经过,原因,等到你听到发晕的时候,才和你说需要你做什么,往往这个时候,你已经被绕晕了,做出的判断就很可能是在给自己挖坑。导致这个原因,也是没有结构化思维。
讨论和介绍结构化思维的书很多,比如说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BCG的BCG Matrix等等,行政为什么需要结构化思维呢?因为你需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核心诉求!你传达的东西,别人都听不到重点,那,领导怎么知道他需要协助你什么?下属怎么知道你对项目的目标设定在哪里?其他部门的对接人怎么了解他们能帮到你什么?在互联网企业更加需要结构化思维,理工男想事情不打转,只能先说结果,后说原因。
同时,学会了结构化思维,对我们自己还有什么好处呢?
帮助我们更全面以及更系统地思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方便我们与人沟通,让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常有人说自己沟通能力差,其实本质上不是沟通问题,而是没有形成结构化思维问题,就像上文所述没有听不懂的听众,只有说话没条理的你而已。
帮你组织碎片化信息:互联网时代,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如果没有结构化思维,信息只是信息,可如果有了结构化思维,就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每当接触到碎片信息的时候,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就可以了,就好像你原来书都是乱放,学会了结构化思维,就等于是买了一个书柜,将书本(知识)分门别类的放好,碰到新的知识,只要放到对应的书架就可以了。
既然结构化思维那么有用,我们要如何训练自己掌握结构化思维呢?
首先,当你面临问题的时候,要学会找结构,笔者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自上而下地找结构
所谓自上而下找结构指的是:你可以通过先找到一个结构,然后将信息放入结构内,从而让你的思维结构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要做一周计划,可能会在outlook列出一堆的事项,周一开会,周二团队汇报,周三向老板汇报,周四管理层沟通会,周五参加培训。周六部门聚餐。
当然真正的计划不会那么简单,中间会穿插一堆的事情,一般都会按紧急性和重要性的矩阵来排相关事务的优先顺序,这里的二维矩阵就是一个结构化思维的结构。(如果不知道紧急性和重要性的矩阵,可以百度)
那如果周三老板汇报的时候,突然老板问你:“你怎么看本次大数据分析中,重庆95后的男生最爱买女装这件事情?”,你要如何回复呢?
如果你有个结构化思维的概念,可以用PEST(P政治层面, E经济层面, S社会层面, T技术层面)的方式来组织一下观点,并速度的回复。
如果你没有个结构化思维的概念呢?可能就是:“嗯,可能是重庆男生家庭地位不高,同时有疼爱女朋友的传统,再加上最近比较流行女装大佬的原因吧”,这种回复往往连自己都会感觉底气不足,凭自己直觉得出的结论往往会不够全面、比较主观。在沟通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的弱势。
针对一些常见问题,你可以很容易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快地找到一个结构,并将思考结构化后进行回复。可是当你脑海中缺乏现成的结构时,那要怎么办呢?
那你可以通过四个步骤可以帮你把信息结构化:(相关步骤很多书都有,笔者在此仅仅简述)
Step1:头脑风暴:拿一张纸或者白板上,把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想法都列出来。并将类似的想法一一进行连线。
Step2:连线分组:根据第一步的连线情况,将想法进行二次分组;
Step3:提炼结构:观察第二步列出的这些分组,是否其存在某种规律,按照这样的规律,是否需要补充或调整组。接着用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来调整你的分组。直至最后形成无法调整的组,这个时候的组,就是这个问题的结构了;
Step4:补充观点:结构确认之后,你还可以看一下每个结构中,是否还需要补充其它信息,帮助你最终完善思路。
按照以上的步骤,你在理性的处理一些事物的时候,就容易把握结构,找出规律,不再一团浆糊了。
当然,如果不是一直刻意练习的话,往往会觉得,老师带着做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找到结构,但如果自己一个人思考,还是会陷入困局,脑子一团浆糊。笔者给你再推荐两个小技巧:
1. 通过常见结构类型来推导结构:
笔者在此列几个笔者常用的思维结构,碍于篇幅就不详细展开,亲爱的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百度了解一下:二维矩阵类:任务分析矩阵(紧急性、重要性)、流程类:产品价值链、项目生命周期
2. 刻意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我们的知识无非就是一种思维结构。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如果通过刻意练习将这些思维结构加以应用,那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了。
举个例子,你知道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论这个知识,很多人都知道,但如果你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比如说95后为什么不愿意服从权威),能将这个知识作为你的思维框架,那就可以让你的思维更加严谨,从而让你的沟通更加具有说服力,这就是将知识转化为了能力的好处。
那日常要如何刻意练习呢?笔者很推荐大家看《刻意练习》这本书,如果能其中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对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以下介绍几种笔者常用的方法:
边看边想应用场景:当你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理论,可以试着思考出它的三个应用方法,并尝试着自己举例子,并记录下来。并且定期整理自己的笔记,尝试将记录的理论进行归类。
尝试写点文字:笔者的习惯就是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就要设法写点分享的文章,如果读者能看懂你写的东西,那你就成功的将知识结构化了。
定时挑战:每天抽5分钟,将自己今天碰到的一件事情,设法用结构化思维的方法再次验证,最好能列个提纲之类的,定期分享一下,这个也算是复盘的一个过程。坚持训练既能提高你结构化思维的能力,还能提高你复盘的能力。
不要去试图解析一下伪命题:如果你推论的基础或者分析结构就是错的,你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也给自己徒增烦恼。
好了,说了那么多,笔者尝试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
结构化思维是值得刻意练习的能力,通过刻意练习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没有听不懂的听众,只是你说话没有条理。
训练结构化思维的方法:边看边想应用场景、尝试写点文字、定时挑战。如果能持续坚持,一般1~2个月必有锁提升,能坚持3个月基本形成习惯。
说了这么多,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互动或关注老许的微博哦。
PS:如果关注的人多,笔者也愿意更详细分享结构化思维方面的具体案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