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从陪审团制度看公司员工自治组织对行政的助益
2019-07-23 17:00
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近期暂无评论哦,赶紧抢沙发吧!~
行政大咖推荐
各位亲爱的读者,今天的话题是关于员工自治组织的,很多公司和行政人都在积极的探索或推动各类员工自治组织的建立,但是在具体运行当中,总是对员工自治组织职权的把握有点摸不准。
那员工自治组织在社会上有没有可参考的组织类型呢?那自然是有的,那就是在欧美使用了很长时间的陪审团制度了。
让我们先来试着讨论一下,从员工自治组织的管理来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从笔者的经验来说,运营员工自治组织有2个很重要但很容易忽视的点,那就是:
第一, 管辖权。管辖权很重要,谁负责管辖,就适用谁的规则,争夺管辖权是隐藏在员工自治组织背后的核心诉求——实现行政或公司管理目标的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 规则解释权也很重要。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各种条例操作时也是松紧随心,公布的规则的意思未必是字面意思,在某些情境下,如何解释,能直接决定一件事情的方向。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公司的各类规章制度,每个字都能看懂,但具体操作中,又感觉云里雾里的,这不是因为词语难懂,而是因为词语背后的层层解释,没有经历过流程建设的伙伴还真不太容易了解。
那员工自治组织为什么可以借鉴陪审团制度呢?
最大的共同点可能就是在人员的背景上了。
员工自治组织内的伙伴,大部分其实对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没有很大的概念,更多的是一腔热血或者吐的一口好槽。
陪审团呢?则是让一群没有任何法律知识经验的人参与定罪。
当然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是很难想象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好像是专业实验室里面让非专业的人去总控实验方向,听上去是不是有点不靠谱呢?
那为什么我们员工自治组织可以借鉴陪审团制度呢?因为从司法实践上来看,无论是在民事审判还是刑事审判当中,陪审团负责的都是发现事实这个职责,而不是决定适用的法律的权利。
拿刑事案件来说,陪审团只负责定罪,也就是判断被告人是不是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具体的量刑。一旦陪审团认定被告犯罪,那接下来,依据法律该如何量刑,那就是法官负责的专业司法实务了。法官在解释法律、运用法律这样的问题上,是非常专业性的事情,类似陪审团普通人是不能越俎代庖的了。
那参考陪审团制度对行政来说,员工自治组织能有什么实际的助益呢?
1、 发现事实
中国有句话叫“神仙下凡问土地”,指的是不了解情况的人,碰到地方上具体的事情,要咨询当地人。对于行政来说,越是大的公司,越是存在部门间的孤岛效应,越是会存在不了解一线实际需求,拍脑袋或者将小范围数据当成整体数据来制定、推动、落地相关政策、服务或产品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员工自治组织就能很好的帮助行政来了解一线的实际需求、反馈、情况了。在这类事情上,年限再长的行政并不一定比新入职的普通员工具有更多的优势。
2、 让政策、服务、产品或改变更加容易被接受
简单来说,就是“这是你们这个部门选的代表确认的事情,民主意见,你们要认啊”。所以员工自治组织制度是通过让员工参与行政事务的过程,来增强行政制定政策、提供产品或服务或改变的公信力。其内在逻辑就是甩锅,通过员工自治组织来发现问题及承担行政做决策的风险,行政管理者就可以将精力更聚焦在如何优化、改善或提升服务或产品上了。而不用去将精力放在监督一线人员的工作成果上了。这样有利于行政人提高专业性。
3、 程序正义
说到程序正义,很多大公司的行政人会产生共鸣。在一些大企业中,程序正义可能比最终事情落地都要重要。你做的事情是否符合流程?是否符合最广泛的利益?是否经过民主决策?是否充分评估?现在好了,员工自治组织就把程序正义这个难题给解决了。“我们的政策经过XXX组织投票/评估/讨论,最终意见是什么什么什么”。
当然员工自治组织虽好,但也不是万金油,哪里都可以用。如果一件事情本身已经跟行政专业问题密不可分了,陪审团就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持了,很容易成为一种鸡肋。比如说,你电梯坏了,如果你要更换电梯,那你可以通过员工自治组织来发起呼吁,如果是维修电梯,那员工自治组织仅仅能帮你传达一些维修计划,维修进度之类的信息了。就起不到我们想要这个组织起到的作用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员工自治组织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机构,碍于篇幅,就先说到这里吧,大家也可以将感兴趣的话题在留言区内留言,或者关注“老许沉思录”的公众号查看更多的分享。那今天就先到这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