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们,这次和大家分享的是“普雷马克原则如何来正向引导的初步探索”。
本文参考了《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及《心理学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及研究成果,感兴趣的亲们,可以自行购买相关正版书籍学习哦。
本文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普雷马克原则是什么?
2、 应用普雷马克原则的案例分享。
一、 普雷马克原则是什么?
普雷马克原则:普雷马克原则的指的是,更有可能发生的活动/通常情形下出现概率较高的行为,可以用来强化不太可能发生的活动。该原则基于强化理论中的正向强化/阳性强化,并应用了强化相依的理论。
是不是感到很晦涩呢?其实很简单,简单来说,你希望别人做他们不一定愿意的事情,那你需要用一个受他们欢迎的强化物/诱饵/奖励/甜头/觉得有价值的任何事件或活动来引导他们,然后你就会发现,你的目标居然达成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是引导,而不是直接的经济或物质激励,激励是强化的一种手段,但不是最有效的手段。因为一旦你使用了经济或物质的激励,就形成了交易,交易对双方来说,是付出了成本获取收益的过程,一旦停止了交易,获取不了收益,那付出的成本自然也可以停止,这样对行为的保持没有任何好处。
我们应该提供条件性的强化物/诱饵/奖励/甜头/觉得有价值的任何事件或活动,简单的以物易物,不利于行为的强化和将行为转化为习惯或某种意义上的自觉。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要让一个孩子做事情,你不想支付给他报酬或者给他糖果之类的,但你又希望能达成目的,那你可以提出一个交易,类似:“你完成作业后,可以玩10分钟的视频游戏”,当你们就此达成一致后,孩子就很容易接受了,同时长期以往,也能逐步建立起孩子自觉做事情,换取适当奖励的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
Ø 我们工作中面对的是成人,拥有更成熟的认知能力,建立了相对性思维的成人,建议基于用户待办任务的理论来规划我们的目标和措施。
Ø 建议无论使用什么作为奖励,出发点和结果一定要注意公正、符合常识及普世的道德规范,同时注意成本与收益的平衡点。
Ø 建议及时根据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措施,进行PDCA循环。
Ø 人都是利益性的生物,考虑问题往往是非理性的,简单的换位思考很难做到有的放矢。
二、 应用普雷马克原则的案例分享
书上的例子:
1、 如何让自闭症的孩子戴上眼镜?
A是一个10岁的自闭症儿童,他被检查出患有严重的眼疾,需要佩戴眼镜治疗,但每次给他戴上眼镜,他都会非常反感,研究人员在取得A父母的允许后,对其进行了分步骤的强化试验。
首先,研究人员了解到A非常喜欢听古典音乐,研究人员先将无镜片的眼睛放在地上,等A捡起来后,就播放一段古典音乐。A逐渐学会了看到地上的眼镜主动去捡起来,然后研究人员在A偶尔一次将眼镜拿起来靠近头部的时候,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在这样的反复强化下,眼镜距离头部越来越近,最终有一天,A将眼镜歪歪扭扭的放在了头上。最后在大约1周后,A已经能将眼镜戴上8个小时而不丢掉了。
2、 如何通过应用普雷马克原则让员工自觉的关门
笔者的公司曾经租赁地处闹市区的5个仓库改建成的一个创意空间的3~6楼办公,因消防及房屋原始条件的关系,每层楼的进出口多达十几处,在合规的情况下,最终将每层楼的出入口减少到3处,因为前台在3楼,内保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实际上每层楼都存在推销人员尾随员工进入办公区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联动了物业,内保,监控,增加了人防和技防的种种努力,同时还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出入扣黏贴宣传物料,发动热心伙伴,提供适当奖励,号召员工反馈或拒绝尾随人员进入,效果都不是很好,期间还发生了2次盗窃事件。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了一本关于应用普雷马克原则引导儿童养成好习惯的书籍,受到了启发。
于是调整了方式,利用每个季度的员工线下特卖的机会,制定了反馈陌生人进入办公区的情况,可以得到积分,通过积分可以获得提前入场券或赠品的活动。同时在每次特卖会宣传时反复强调,从而一举激发了积极性,全员参与度突然间增高。最终通过这个正向激励的措施,强化了员工参与办公室安全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减轻了行政在安全保卫工作上的压力。
看了上面的2个例子,是否对如何应用普雷马克原则来正向引导员工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了呢?
介入篇幅限制,本期就不再深入,后续笔者继续和大家探讨心理学应用中和我们工作关系最密切的条件反射的相关理论及应用实例了。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文章的重点:
1、 正确的运用普雷马克原则有助于引导员工做一些我们希望,但他们平时不太愿意做的事情。
2、 我们面对的是成熟的成人,建议使用待办任务理论来做需求分析及解决方案,简单的换位思考很难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感兴趣的,还请关注老许的博客哦,期待下一次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