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行政实务分享之建立行政制度之注意点
2019-10-23 13:49
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近期暂无评论哦,赶紧抢沙发吧!~
行政大咖推荐
各位亲爱的读者,今天的话题分享的是如何有效建立行政制度。关于建立制度这个话题,各路大咖的分享已经特别多了。笔者仅从和一些大咖聊过后,达成共识的关键点上和大家进行分享。对于做制度这块,很多大咖达成的共识主要是以下这3个点:
1、 DOA
2、 现有流程的文字化
3、 对业务的支撑性
那我们就按这个顺序进行一下说明吧。
首先来说DOA,所谓的DOA有个更加接地气的说法,就是审批权限表。下图给大家展示笔者最近帮一个朋友整理的他们公司的DOA。
DOA的目的是明确审批流、审批节点及具体的审批权限,我看到过一些朋友整理的DOA,那个叫详尽啊,但是往往汇报的时候,老板看的一头雾水,其实对老板而言,他更加关心的是:
1、 减少自己的决策压力
2、 涉及部门是否有充分的审核
3、 效率如何
你可能会说了,我老板不是这样的,他喜欢事事关心,那你看看一个采购或合同或付款流程,没有前置部门(比如法务或财务)的情况下,他能不能下手批下去。
也有可能你要说,我是一家创业公司,要求的是效率,减少审批流最好。那很简单啊,你看看你要报销的时候,是不是需要邮件你上级领导或者你上级领导书面签个字呢?如果你直接和公司老板汇报,那其实有没有审批,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报销的时候,财务是否会要求你提供一些合理性的依据呢?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梳理DOA,可能就会发现简单了很多,我们做DOA的最大目的是让公司的授权书面化,或者说是让内控管理体系化,内控管理的前提是预算管理,这就是来一个话题了。
做DOA会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做出符合老板需求的授权,外企和国企不用多想,一般会有比较完善的审批权限分级制度,但是一些私企或者投资性的企业,往往是跟着老板走。对于行政而言,接下建立DOA的活,其实接下的是一个比较烫手的山芋。那我们可以如何做呢?
Step1:了解清楚老板做DOA的目的:
不清楚要问清楚,要不然容易触雷。有时候老板做DOA是一时冲动,有时候是真心想分权,但有时候老板是为了试探,当然大部分时候,老板做DOA是为了让管理更加的合规,效率更高。
Step2:整理现有的流程与审批权限:
现有的一定有其存在的目的,我们从整理现有的审批流程和权限中多少能了解到老板的风格,当然也要根据你和老板沟通的情况来优化流程和权限,对于实际使用的员工来说,调整流程内的审批节点对他们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调整审批结束后交单方式或处理人带来的麻烦更大。比如说你在报销流程内增加一个会计的审批节点,对报销而言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你将收单人从出纳调整为前台,那在短期内会给不少人带去不便。
Step3:根据业务提供优化方案:
一方面业务部门对DOA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想法是因公还是因私,我们需要做一个判断,将有利于提高业务运转效率,降低业务运营风险,减少领导压力的可优化点找出来并在提交的DOA内列明。
第一次提交优化方案的目的是试探并让领导挑明显的错误,所以被批评不怕,正好用来进一步明确领导的设想,以便在第二稿内继续优化。
Step4:试运行
DOA是公司业务及领导想法的体现,永远没有最终稿,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的调整。每次调整后,我们都要在流程内第一时间体现,同时在流程运转中如果发现有问题,记录问题及解决方案后,第一时间上报并根据指示优化。
本章小结:DOA是公司业务及领导想法的载体,其核心在于符合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及公司内控需求,根据四部曲,我们能很快的完成DOA的起草工作,后续就是不断的优化迭代了。
接下来就是现有流程的文字化了。
这点很重要,其一是很多中小型公司,甚至是大公司,在一些内部流程上,其实只有表单和指引甚至只有口口相传的流程。其二是不同公司基于公司规模、组织架构、管理理念的不同,核心内容会有较大差别。如果我们按照以往的经验,直接找个模板去套的话,很容易出现大的偏差,出力不讨好。
这样的情况下,行政在文字上面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了。比如说你要做个差旅费用管理规定,你就可以根据现有的差旅申请流程、报销制度或费控制作作为核心内容,填充上已有的表单,根据各部门建议及DOA形成一个初稿,然后自己内测一下线下纸质流程是否能跑通。过程中,一些关键的部分,比如说差旅标准,报销尺寸,弹性设置等都需要和部门leader沟通清楚后再写。
核心内容准备好后,那才能开始套模板,一般模板是去找同类型或者同行业公司的规章制度,实在找不到,我们也可以找你老板或直属leader之前公司的模板,甚至向你领导求助,请领导协助提供模板。
套上模板并最终形成文字后,就是相关部门的会签工作了。会签一般都是先线上沟通,全部调整好后再线下会签。如果发生2个部门意见相矛盾的时候,一般是从业务的角度判断哪种更加有利于业务,从而推动调整,如果是部门矛盾,那一般是leader级别的矛盾,作为执行人你一定要学会装乖买无辜,要不然做不下去的。
本章小结:制度形成的是个综合了整合资源,寻找合适模板及装乖会签的过程。
最后就是对业务的支撑性了。
很多时候,我们行政做了制度被其他部门挑战,很有可能就是忽视了制度和流程是帮助业务进行,而不是限制业务的。
比如说,我们制定车辆管理规定,里面如果对私车公用限制的特别严格的话,那业务人员很大概率就不愿意做私车公用,从而很可能影响跑业务,最终还是公司的利益受损。
对于行政而言,制定制度的目的更多可能还是在让业务有序化,让管理过程更加可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是建议抓大放小。少做制度,多做指引。
同时制度归根结底,就是管理体系内的利益分配问题,我们行政在做任何制度的时候都应该理解,企业利益与公司管理者的利益是不重合的,企业利益与老板的利益也很难重合,管理者的利益与老板的利益也是不重合的。我们行政很多的制度都是涉及全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你这个制度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别人就要反对,你觉得你这个制度能执行下去吗?
笔者对此深有感触,我们行政出的制度要让有实权的人获益,比如说leader,那么后续执行就能非常顺利。如果是制度没有甚至有损实权者的利益,而是让没实权的人获益,那你这个制度再好,执行的难度也会特别高,毕竟大老板听不到最下面人的声音,只能听到那群leader的反馈啊。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说对业务的支撑性其实就是对赚钱的,有实权的人的支撑性。不知道说了这么明白,大家是否能理解呢?
好了,说了这么多,今天就先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