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特别爱坚持”的员工的几点建议
2018-10-26 15:54
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近期暂无评论哦,赶紧抢沙发吧!~
行政大咖推荐
各位亲们,日常工作中,你是否碰到过这样的伙伴,明明他说的是错的,但他坚持他是对的,一定要按照他的想法来。明明他做的事情有问题,但他坚持不是他的问题。
那我们如何应对这样的伙伴比较合适呢?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参考了以下几本书:《心理学与生活》及《错不在我》,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去购买正版书籍看哦。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解答以下几个问题来完成讨论:
1、 人为什么会犯错
2、 人为什么不愿意承认错误
3、 如何引导人认识错误
一、 人为什么会犯错?
从心理学上说,人之所以会犯错误,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1.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就是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对是错。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在错误发生的那个时刻,在所处的那个环境下,他做的选择极有可能是对的。(需要指出的是,信息不对称不意味着就可以逃脱社会习俗或法律或自我的惩罚)
举个简单的例子,网上有个2个人翻墙进农科院,掰了一些玉米回家吃,警察上门告知这些玉米要几千万的段子,最终一个死缓一个死刑,如果当时知道要这些玉米要这么贵的话,正常人肯定不会去掰的。这个段子不知是否真实,但可以说明信息不对称,对人的判断有多大的影响。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电信诈骗,往往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就会觉得被骗的人怎么那么傻,一直在提醒还会去上当,但我们利用移情理论想一下,大家都是老老实实的过日子的人,突然有一点你接到一个电话,说你涉嫌犯罪了,那你在全然无头绪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相信骗子冒充的国家机关,设法自保。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个做法对个人来说,判断是没错的。因为你了解或掌握的全部信息就那么一点。当然随着现在的各种宣传,大家了解了很多关于电信诈骗的知识,现在上当受骗的就少很多了。
2. 我们的大脑并不精密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管窥效应,就是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往往只会注意最紧急的事,忽视其他的事情,从而导致出现了视野盲点。
我们为什么平时喜欢说忙中出错呢?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错误都有一个特征,就是“没想到”一个事情的走向是不以一个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是无数相关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忙越容易出现视野盲点,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推断事务,从而产生错误。
举个笔者公司的例子,因为工位紧张的关系,笔者公司经常要调整工位,笔者公司有位行政经理的做法是“我的安排是最好的,你只要根据我的安排来调整就可以了”、实际操作中,这位伙伴因为对各部门的实际需求了解的不清晰,现场的规划容易出现偏差,各种安排容易出现不合理的地方,最终导致现场各种临时调整和投诉。大家看到这里,是否可以理解“一个事情的走向是不以一个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是无数相关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概念呢?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伙伴:“我以为这样就能搞定”、“我以为他会认同我的想法”、“我以为这样是对公司有利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的情况吧。其实就是管窥效应了一种体现了。
二、 人为什么不愿意承认错误
在这里我们开始讨论人为什么不愿意承认错误,简单来说,主要也是以下几个问题。(其实也是个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哦,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去看一下这方面的书籍,深入了解哦。)
1、 习惯于自我辩护
自我辩护的本质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就是当自己的行为和事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办法调和这种矛盾,让它变得统一。
你想一下,当你意识到做错事情的时候,你是否会有诧异,难过,懊悔,悔恨之类的第一反应,这样的负面情绪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但我们的大脑会自动的,当碰到这样的情绪的时候,在你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来防止你受到这样的折磨。所以一般下一瞬间,你的意识就立刻开始寻找如何保护自己的办法,把责任推卸掉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一犯错就自我辩护,是一种不需要你干涉的自动完成的保护机制。
举个企业内部的例子,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设置很高的门槛,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是为了选拨优秀的人才。说的没错,但这样做还有个深层次的好处,花了很大力气进来的人,比起很容易就进来的人,更加不容易跳槽。为什么呢?当他们想要跳槽的时候,会比较得失,这个时候,花了大力气进来的人,就会觉得“我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才进来,如果又出去了,那这些努力不就白费了么?”
这个例子还有个版本,内部晋升的员工比空降的人更加稳定,说到这里,结合上面这个例子,大家就容易理解了,内部晋升要经历重重考验,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怎么舍得轻易的出去呢?空降的人显然比内部晋升要少了很多波折,考虑问题往往更加的理性,哪里更加有发展性,哪里钱给的多,那就走呗。
那在说说生活中的例子吧。
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朋友在做错事情后,如果不是大人直接看到的,你去问小朋友的时候,一般小朋友都会直接否认么?你要多问几遍或者拿出证据,小朋友才会承认的?其实这个就是大脑自动启动了自我辩护的机制,所以不要奇怪小朋友“爱说谎”,因为这个是我们大脑的天性。根据研究,通过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惩罚或奖励之类手段,其实都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可能还是小朋友所处的社交圈子对他的影响。
说到这里,大家能理解自我辩护了呢?那我们来说下一个。
2、 我们的道德教育,让我们有言行一致的愿望
我们日常接受的道德教育中,很强调言行一致。大家回想一下,日常的教育中,父母会不会和我们说:“做错事情要勇敢承认”、“男子汉说到做到”、“做人要孝顺”、“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等等的。这样的道德教育,让我们从小接受了一种“言行一致”的引导。
从而,一旦我们作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让我们按照选择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最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看到女孩子喜欢上一个渣男,明明那个男的对女孩子非常的不好,但是女孩子还是不管不顾的跟着这个渣男,诚然女孩子的行为中有“自我辩护”的原因在,又何尝没有“言行一致”带来的无形压力呢?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个悖论问题
3、 让人主动认错是一种悖论
心理学家瓦茨拉维克在《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一书中写到,「主动起来(Be spontaneous)!」的要求,是日常生活中最隐蔽也最随处可见的悖论之一。它的内容和形式是刚好相反的。它对一个人提出要求,而要求的内容是不要遵循要求,这使得所有遵循要求的尝试,都变成了另一个层面上的违背。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妈妈拧着孩子的耳朵:“以后还淘气么??!!”孩子忙不迭地答应:“不淘气了,不淘气了”。妈妈可以逼着孩子发出100次保证,但孩子还是不可能“真的”不淘气。
这种事实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很难接受的情况,大部分涉及“主动性”的叮嘱、规劝、教导,类似于你要热爱生活、你要自觉、你要投入学习、你要更坚强、你可以更积极、你能够更乐观、学习要踏实、精神放松些、加油努力、保持专注等,很可能都是在做无用功。当然也包括了“你犯错了,你要承认错误”了。
说到这里,大家是否很疑惑,既然有这么多的证据说明人是不愿意承认错误的,那如何来引导人认识错误呢?注意,我们这里用的是“引导和认识”,而不是“承认错误”
三、 如何引导人认识错误
1、 把错误和人格本质(智商或品德)区分开
将犯错和愚蠢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犯了错,就是这个人的思路有问题,这个人的智商有问题,相信大家看了本文,就能了解到犯错其实和很多原因有关系,和人格本质没有必然的关系。
把错误和人格本质区分来看,就容易让你和犯错的人共情,更加客观的看待错误,了解真实犯错的原因,引导犯错的人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痛苦,从而容易认识到错误。
2、 引导接受已经发生的错误
一方面“受害者”需要接受错误已经发生的事实,任何的惩罚都无法挽回错误已经发生的事实。
另外犯错者也需要被引导接受已经发生的错误。犯错者接受的错误的方式,可以分为被动的接受和主动的接受。被动的接受就是出了事心里还抱有一丝幻想,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主动也叫作诚服,接受眼前的任何事情,接受任何境况,不做任何的抵触,实际上认知失调导致的痛苦基本来自对事实的抵触。让犯错者意识到诚服的状态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认知失调带来的痛苦。就更加容易接受已发生的错误。诚服之后就是提出弥补措施了。
3、 提出弥补措施
犯错者在接受后,我们在引导其及时提出的弥补措施,及时止损,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就是最理性的做法。
举个笔者公司的例子,还是那位行政经理,在搬家的时候,“我以为”是正确的方式,给大家都带来了不便。后续在引导下,意识到了错误,并及时调整了方案,通过沟通,就搬迁方案达成了新的共识,并主动购买了下午茶给受到影响的伙伴,有效的降低了大家的不满,减少了投诉。
4、 “受害者”对“得到的好处”表示感恩
这里大家都应该容易理解,中国有句俗话叫“得饶人处且饶人”。用在这里不一定合适,其实就是,如果犯错者在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提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弥补后,我们何不主动感谢一下呢?
人都是渴望正向激励和反馈的,如果能给到犯错者及时的正向激励及反馈,下次碰到错误的时候,犯错者可能会更快的认识错误了哦。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
1、 人犯错是有多种原因的
2、 不愿意承认错误是大脑的一种自动的保护机制
3、 通过引导让犯错者认识到错误,并引导其提出弥补措施,最后如果我们通过感恩来正向激励犯错者,有利于减少犯错者再次犯错时的自我保护机制。
如果感兴趣的,还请关注老许的博客哦,期待下一次分享哦。